-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9/01]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9/01]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9/01]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9/01]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9/0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别样授予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获奖者是一束光。舞台上,大屏幕零星闪烁的微弱星光下,“小女孩”在找寻爸爸,一束光照在“陈闵健”身上,“孩子,我也想看着你快乐健康的长大。可是人有两个肩膀,一个肩膀
获奖者是一束光。舞台上,大屏幕零星闪烁的微弱星光下,“小女孩”在找寻爸爸,一束光照在“陈闵健”身上,“孩子,我也想看着你快乐健康的长大。可是人有两个肩膀,一个肩膀是家的,另一个肩膀,还有更重要的责任。虽然我有愧于你们,但我并不后悔我的选择”,“陈闵健”对着“小女孩”说。这是以中南大会计学院2000级校友陈闵健为原型改编成的微型朗诵剧《你在天堂还好吗?》。“闵健永远是我们注会03班的骄傲”,陈闵健的同学吴静坐在台下止不住的流下了怀念的眼泪。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无怨无悔” “面对一个人的孔子学院,我守住的不仅仅是孔子学院,更是中国的心血、中南大的心血,是中国精神、中国魂!”“愿我的人生因为幼教而精彩”……教书育人组的获奖者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桂荣、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谢群、幼儿园园长刘红梅的话语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他们虽然面对着不同的教育对象,但始终都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
“中南大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深厚人文底蕴的高校,‘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校歌中的歌词,更是我们每一位中南大人的坚守。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公道美品德行奖',讲述师生校友心系家国、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是传承中南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在全校形成对标身边榜样、彰显德行力量的良好氛围,将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该校党委书记栾永玉如是说。
5月26日,一场别样的“公道美品德行奖”授予仪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中南大”)南湖会堂举行,为该校师生校友带来一场沉浸式“思政大课”。
仪式上,中南大还专门设计了6位盐津籍学生为云南扶贫与支教群体颁奖,带着“二宝”的家长为培养自己两个孩子的幼儿园老师颁奖,中外学生为恩师颁奖,往届获奖者给本届获奖者颁奖等形式。精心巧妙的设计,彰显的是对所有平凡人的最高礼遇,让“爱”回归教育。
此生堪告慰,全面小康时。该校会计学院2000级校友陈闵健经组织选派进川援建,任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色尔古镇党委第一书记,他跑遍了黑水全县17个乡镇、34个贫困村,为黑水招商引资50多亿元,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哥哥是我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参与了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今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回到大凉山,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妹妹苏加加为苏正民颁奖时说。在苏正民的感召下,她立志要扎根家乡,回报社会。
“在最高礼遇的舞台,由获奖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师、同学、兄妹、学生家长——来为他们颁奖,这是比奖杯更为珍贵的礼物”,该校校长杨灿明说,“在中南大,每个人做出的贡献都不会被忘记。我们的颁奖者和获奖者就是过去在各个岗位中普通的大多数人,他们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中南大的精神风貌。我们正是要通过这个授予仪式来展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和时代使命。”
图说:带着“二宝”的家长为培养自己两个孩子的幼儿园老师颁奖并拥抱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该校财政78级校友孙健于2016年来到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交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年过六旬的他是在贵州省驻村时间最长的驻村干部。由6名挂职教师、12名银龄教师、14名扶贫干部组成的云南支教扶贫群体克服各种困难,通过教育扶贫、招商引资为云南的全面小康贡献了一份中南大力量。
此外,“提名奖”的获奖者也都是来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师生校友。他们在抗“疫”一线、科研报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教学、志愿服务等领域贡献中南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地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来自北马其顿的方唯是外国语学院“同心战疫,语联世界”服务队的一员,已经在武汉生活了15年的她早已将武汉视为第二故乡,她表示,将搭起国际交往、法律知识构建、民间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颁奖典礼上,获奖者和颁奖者从舞台右后方标识“人格的力量”的最高台阶处,沿着红毯走向舞台前方,接受全校师生的最高致敬。
特别的爱:获奖者和颁奖者享受同样至高礼遇
“在母校,与母亲和妹妹共同登台领奖,这是我人生中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很感动,也感谢母校对我的认可与信任。我会永远牢记母校对我的教育,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在现场,苏正民将奖杯送给了自己的母亲,母亲演唱了一首彝族歌曲《不要怕》。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ncjzfdxxbzz.cn/zonghexinwen/2022/0527/741.html